top of page
1000290_edited.jpg
國文老師蔡衡:
​你不用喜歡念書,但你得認清現實

立行補習班國文老師:蔡衡

學歷:東吳中文系、政大台灣文學所

特殊經歷:國語日報特約講師,指導學生獲獎無數

國文課,總是給人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,而國文老師在學生們的印象中,總是板著臉孔逼學生認真上課、寫作業、背書,成為學生眼中的老古板幾乎是國文老師的宿命。

 

「一般人認定的國文老師可能是斯文人或讀書人,以前讀書的時候,我們班上真的有幾個是典型的文人,他們會從高處俯瞰地面,然後開始吟詩,但我完全不是這個樣子,我喜歡看書,但不喜歡文言文,也不愛四書五經這類的古書。」蔡衡說。

 

東吳中文系、政大台文所畢業的蔡衡,明明是科班培育出來的文學系學生,卻自認不算標準文人,無論是外型氣質或說話語調都跟中文系沾不上邊,很多家長跟學生都會說:「你看起來不像國文老師!」

 

其實蔡衡一開始並沒有篤定要當國文老師,而是在求學的過程中,發現了自己對語文的天賦,駕馭文字的能力似乎比一般人還要好,進而產生對寫作的興趣,考上教師證照後,便開啟了將近20年的國文教學生涯。

 

 

不喜歡念書?沒關係,先學會認清現實。

 

蔡衡從小最害怕的就是數學,國中時靠著台灣的填鴨式教育還能夠將成績維持在一定的分數之上,不過到了高中,數學成績便一落千丈,爛得一塌糊塗。如果按照一般的考試制度以總分去錄取學校,肯定會被數學拖垮,好在蔡衡高中時有拿過全國性的學生散文獎,加上數個校內的文學比賽獎項,才讓他順利推甄進入大學就讀。

 

「我並不是很會念書的那種學生,所以我自己在教學生的時候,也不太會去要求學生的成績,我只告訴他們要認清現實,因為『國文』會陰魂不散地跟著你!」蔡衡說。

 

「無論未來大學念什麼科系,都會遇到一門『大一國文』,即便是畢業後,參加各種國家考試,也幾乎都有一個必考的國文科。」

 

蔡衡認為,身為「學生」,任務就是讀書。而既然都會遇到國文,那麼把國文這科學好,便是逃避不了的責任。──這便是認清現實。

 

「有些國文老師站在講台上,是因為他個人喜歡文學,所以也希望學生跟他一樣熱愛文學。可我不是,我沒有要學生喜歡文學,也沒有要他們喜歡寫作。我的任務就只是教學生怎麼面對它而已。」蔡衡說。

 

 

台灣的升學制度無法脫離學科成績,無論我們對這現階段的政策有任何抱怨,還是得面對。就如同第一線的老師們,面對政府一波波的「教改」,即使叫苦連天,也有很多反對意見尚未解決,還是得按照現行的制度去教育學生。

 

蔡衡直言,國文科作為一個考試科目,課堂上有很多內容是很無聊甚至荒謬的。「比方注音,有好長一段時間,牛仔褲的「仔」要念作ㄗˇ,但現實生活中有誰會這樣念?教育部的一字多音審訂表公告了統一的注音規範,但語言的發音是可以這樣被規範的嗎?」

 

「但我們身為老師,有些東西不得不教啊,有些內容不得不考啊。身為大人,身為教師的我們也得面對這個現實。」因此,蔡衡認為,學生認清現實是很重要的,既然都已經坐在教室裡面,就不要浪費彼此時間,不要浪費爸媽的錢,帶點知識回去。

 

 

當知識越來越精深 快樂學習就不可能存在

 

近10年,台灣的教育風氣比較傾向開放式教學,比方以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教授佐藤學提出的「學習共同體」,將地方、學校、家長、教師都視為一個個學習圈,透過相互學習及經驗交換,保障及提升孩子的學習,讓孩子體會「學習的快樂」,並在探索學習中,培養孩子思考及學習能力,而非注重成績。

 

但蔡衡認為,「快樂學習」本身就是一個弔詭的期許,真正的學習過程本來就是痛苦的。學齡前的學習可能還可以快樂,比方透過遊戲、圖卡、影片融入教學,但當今天我們面對到的知識內容越來越專精,越來越困難的時候,我們就不可能全然的快樂學習。

 

在體制內受教育,少不了壓力,少不了規範,更少不了挫折,當然也少不了考試。教學上的改變,或許能讓學習痛苦減輕,但如果想把學習變成快樂,完全沒有痛苦,似乎不太可能,我們必須承受學習過程中的折磨,這是學習的基本認知。

 

然而,不只有孩子要認清現實,家長在面對孩子的升學過程時,也要有正確的觀念。

 

現在的十二國教強調「適性發展」、「減輕壓力」及「快樂學習」,結果有些家長卻誤解了這些口號的本意,有意或無意地放任孩子為所欲為,產生漫無目的的學習態度,當父母不給孩子任何規範或進度壓力,結果就是造就了一群沒有抗壓性,缺乏組織力與行動力的孩子。

 

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,想擁有一項技能,需要大量且反覆的練習,唯有將這些能力訓練到駕輕就熟,才能藉由能力的展現,獲得極大的成就感,而這些技能往往是要透過努力不懈的折磨才可以獲得。因此,蔡衡認為,在我們要求孩子成績之前,還是要回歸到家庭教育,培養孩子「認清本分,負起責任」的學習態度。當然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,但「適當的」壓力仍是必要的,因為那才是學習的本質,促使我們成長和進步。

bottom of page